9月28日,正值孔子诞辰2576年,中德友人齐聚拥有近八百年历史的古老骑士庄园 Rittergut Orr,共同庆祝中华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6年。
本次活动由德国文德书院主办,以 “智慧 · 价值 · 文化” 为主题,携手奥尔骑士庄园促进协会(Rittergut Orr e.V.)和“音乐·文化·管理”(musik · kultur · management)共同举办,全程采用中德双语,为跨文化交流增添了独特意义。
孔氏后裔赠礼,开场点睛
活动的第一个亮点,是孔子第七十六世嫡长孙孔令立先生特别为本次典礼赠送的珍贵礼物——《孔氏南宗家庙赋》卷轴,并由孔氏南宗第七十五世孙孔火明先生亲自带到现场。这份象征文脉延续的珍贵礼物,被作为德国文德书院纪念孔子的“第一份献礼”。
随后,德国文德书院院长王莉老师向来宾介绍了关于《孔氏南宗》历史的中德文绘本,并讲述了有关孔子弟子子贡亲手刻制《孔子和亓官夫人雕像》的感人故事。
仪典庄严,礼乐并举
在书院礼生献礼之后,德国多位侨团负责人和中文学校校长共同参与献礼,一一向孔子献花和行“四依拜师礼”,表达他们对孔子的崇敬与感念。
接着,王莉老师以主祭人身份庄严宣读《2025年德国华人祭孔文》。该祭文由国学教育专家韩星教授撰写,并由王老师译成德文。内容涵盖二帝三王古老历史、孔子生平与教育思想的伟大成就,以及中西交流与孔子思想的全球传播,最后表达了德国华人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世界和平的祈愿。全场中德友人认真聆听,王老师也被观众们的专注与共鸣深深打动。
书院师生诵读《礼记·礼运·大同》和《论语·八佾第三》,吟唱《大同》篇章,展现孔子“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礼生们还背诵了《大学》开宗明义。
王老师带孩子们以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演绎了三千多年前的诗篇《诗经·卫风·淇奥》,传递古代君子励精图治、仁爱百姓的精神风貌,也让人仿佛看见孔子与弟子们读诗时的喜悦。随后,礼生朗诵现代诗《读中国》,抒发通过中国文字与文化与世界交流、共鸣的情怀。
在庄严的中华礼乐声中,这些在德国长大的华裔孩子们沉浸于满满的仪式感中,仿佛穿越时空,聆听孔子老师的谆谆教诲。
中西合璧,文化交融
典礼的最后,书院师生以德语经典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和《欢乐颂》为整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王老师特别感谢书院童老师的精彩主持,以及张老师和礼生们的动人表演。
在最后的致辞中,德国文德书院王老师表示,纪念孔子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学习、践行和传承孔子的思想;同时感谢中德友人一同温习了孔子的智慧话语和思想,体会其中蕴含的传统价值观和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
作为谢意,德国文德书院向 Rittergut Orr 促进协会及“音乐·文化·管理”赠送一幅在孔子故乡山东订制的手工剪纸孔子像,感谢他们为促进跨文化对话所作的贡献。
独具特色的跨国文化盛事
这场沉浸式的纪念孔子活动赢得了中德友人的一致赞誉。孔氏南宗第七十五世孙孔火明先生深有感触地表示:
这次在德国华人华侨的祭孔活动收获良多,与国内相似,不仅教育机构积极参与,许多有子女的家庭也真心希望留下文化根脉、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这种需求源自内心,带着刻骨铭心的力量。此次祭典非常讲究“礼”的传承,既有献礼、颂礼,又涵盖《论语》《大学》《诗经》,并以中德双语呈现,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融汇中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儒学推广的老师和机构本身素养很高,对传统文化理解深刻,能够更全面地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华。此次祭孔活动的形式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整个欧洲都是独树一帜的。
德国儒社社长岳蜀杰博士也首次参加这一活动,他感慨道:
今天能参与德国文德书院主办的孔子2576年诞辰纪念,倍感荣幸。文德书院已连续三届独立举办祭孔活动,以一己之力汇聚中外宾朋,可敬可佩。看到孩子们能双语诵读经典,仿佛看到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如今儒学虽式微,经典犹存而师法不传,愿有更多青少年像这些德国华裔孩子一样重新发现中华经典的魅力,让儒家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
本次祭孔活动在德国科隆附近的 Rittergut Orr 骑士庄园圆满落幕。典礼庄重,礼乐交融,中德共襄,不仅展现了德国华人华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也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精彩传承,更彰显了孔子思想跨越时空、沟通世界的永恒价值。